探秘“盟军战俘营” 实地考察盟军战俘营的宿舍仍在 昨天,在“辽宁九·一八战争研究会”常务理事邓永泉的带领下,记者来到盟军战俘营遗址——沈阳市大东区青光街。在曲里拐弯的小胡同里转来转去,邓永泉在一幢灰色的二层小楼前停住,他说:“这就是当年盟军战俘在日本工厂当劳工住的地方,当时是他们的宿舍。” 这幢楼水泥砖的墙壁非常厚,窗户不仅小而且数量很少。每层10个房间,每个房间的面积在12平方米左右,当年住着至少8名战俘。 1955年,邓永泉从北京机械学院毕业分配到中捷友谊厂,当时这幢灰色小楼是他们的单身宿舍。邓永泉说:“那年,这里的窗户还罩有铁栏杆,墙壁很坚硬。此外,整个宿舍外的3米高墙上还有铁丝网。” 邓永泉说,战俘营能基本保持原貌的,现在只剩这一栋宿舍。往前走,一幢红楼的最里端延伸出灰色的残砖墙,邓永泉说:“那也是当年战俘营建筑的残垣。” 战俘营的围墙所剩无几,只有偶尔的一段依稀能见到当年的痕迹。邓永泉说,当时战俘营的建筑都是水泥砖砌成的,和日本人住的房子不一样,日本人住的房子都是用另一种砖砌的。 当年战俘做劳工出入工厂都要经过身体检查,搜查大楼现在已被用作大东区社会福利院珠林分院。大楼已完全粉饰一新,白色的墙体完全感觉不到当年的阴森气氛。 亲历者说我和盟军战俘在同一车间工作 李立水,77岁,当年和盟军战俘同在“满洲工作机械株式会社”做工。目前,李立水仍住在青光街附近,与当年的战俘营很近。对于过去的那段历史,李立水说:“当年我还是学徒,到了1943年,一大批外国人就到了工厂干活,后来我才知道那些人都是盟军的战俘。” 李立水说,战俘分布在工厂和各部门的车间,但是一号车间的人数相对较多。一号车间两端设有岗楼,别的车间就没有。一号车间北面是战俘工作的地方,南面是中国工人干活的地方,李立水就在南面干活。 按照日军的规定,所有中国工人不能与战俘接触。所以,虽然他每天都能看见那些战俘劳工,但是彼此没有说过话。战俘一般早上8时多到厂,下午5时再由日本兵押返,从工厂大门到车间的两边都有刺网。盟军的战俘既有当技术工人的,也有扫厕所的。他们干活的时候,都脱下原来的军服,穿上日军发的连身袄。 据李老回忆,工厂里的战俘有黑头发的、有黄头发的,人数能有300多人。战俘一旦因病死了之后,就被日本兵拖出去埋在工厂附近的草堆里。 小资料2010年,二战战争赔偿终结年? 有人说2010年是提出和解决二战期间战争赔偿问题的最后期限,对此,记者采访了“中国对日民间索赔第一人”高熊飞。 高熊飞原是浙江省教育学院副教授,他告诉记者,这个时间概念是他提出来的,但他并没有说这就是最后期限。依据国际法,战争赔偿问题是没有期限的。高熊飞之所以提出2010年的概念,意在呼吁加快解决二战期间的遗留问题。 但是,“2010年”确实是一个有一定特殊意义的年份,高熊飞说,德国把解决二战期间对犹太人战争赔偿问题的最后期限定在2010年。无独有偶,美国加州就解决二战期间战争赔偿问题的最后期限也是2010年,但这些并不能对解决整个二战期间战争问题的最后时限盖棺定论。 | ||
(来源:辽沈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