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
 
“南京大屠杀”最早出自《纽约时报》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03日10:03
“南京大屠杀”最早出自《纽约时报》
1937年12月18日美国《纽约时报》刊载了rn记者蒂.德丁12月17日发自南京的报道

“南京大屠杀”最早出自《纽约时报》
1988年6月,美国德丁先生(中)访问南京,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南京大屠杀”最早出自《纽约时报》
德丁

  朱成山

  对史学界而言,“南京大屠杀”一词已成为专业术语而被广泛应用。那么,谁最早使用“南京大屠杀”这个词呢?据考证,是美国《纽约时报》在1937年12月18日最先使用,而撰写这条新闻的记者名叫德丁,当时他留在南京。

  1937年11月20日,国民政府宣布西迁,大多数西方人士纷纷撤离南京。12月9日,日本当局向所有驻华大使馆发出要求,要求一切外国人立即离开南京。[1] 但是,20多名西方人士勇敢地留了下来,其中包括5名美国记者。他们是《纽约时报》的德丁、《芝加哥每日新闻》的司迪尔、美联社的麦克丹尼尔、路透社的史密斯及美国派拉蒙公司的门肯。这些美国记者留在南京的目的就是要报道日本人占领南京的情况。

  德丁来自美国休士顿,时年29岁。他以帮助货船清洗甲板和胶轮,交换到中国的船票。到达上海后,先在英文《大陆报》任编辑,不久到《纽约时报》工作。1937年8月底,为了采访有关日军侵华战争的新闻,他买了一部轿车,开往南京。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后,德丁在南京看到一幕幕日军的暴行。

  对于日军在南京大肆屠杀,这些外国记者意识到这是一个重大新闻,但南京与外界的联络已经彻底中断,留在南京已无作用。12月14日,德丁驱车想去上海,但到句容时立即被日军挡了回来。[2] 日本人一方面竭力封锁消息,害怕消息外传,另一方面又不喜欢有外国记者留在南京。12月15日,德丁、司迪尔、门肯和史密斯乘船离开南京,在前往江边的路上,经过挹江门时,记者们看到遇难者尸体高达数英尺,狗群已经啃食这些尸体。在江边等船的时候,他们看到了日本人对中国被俘军民进行集体屠杀,情形非常恐怖。在一个露天广场,有数以千计被绑的中国人,其中一部分人被押去枪决。[3]

  登上美国炮舰“瓦胡号”后,德丁立即去找无线电发报员,要求拍发新闻,但被拒绝了,理由是违反规定。而同时登上“瓦胡号”的司迪尔,却以“日军杀人盈万”为题,在船上将采自南京的消息拍发给《芝加哥每日新闻》,由于时差的原因,该报在12月15日刊登了他的报道,司迪尔实际上成了报道南京大屠杀的第一人。司迪尔还以《太阳报》和《每日邮报》特约记者的身份向两报拍发消息,两报也分别以“地狱般的南京沦陷,记者离开时看到了残酷的大屠杀”和“我看到了300人被屠杀”为题,刊登了司迪尔的报道。虽然两报用到了“大屠杀”和“屠杀”的词汇,且指出大屠杀发生地在南京,但毕竟未能完整的直接提出“南京大屠杀”一词。

  直到12月17日,“瓦胡号”到达上海后,德丁拍发出他的新闻稿。12月18日,《纽约时报》在显著位置刊登了他的报道——《关于南京大屠杀的报道:“俘虏全遭杀害;日军在南京的暴行扩大”》,[4]《纽约时报》实际上成为“南京大屠杀”一词的最先使用者,而此时距南京沦陷、日军展开残酷的大屠杀仅6天时间(南京大屠杀是指1937年12月13日—1938年1月的六周时间)。

  德丁在12月18日的这篇报道中,大量的披露了他在南京亲眼目睹的日军暴行。德丁记述道:“15日,广泛巡视市内的外国人,看到所有街巷内都有平民的尸体,其中有老人、妇女和小孩,特别是警察和消防队员,更成为枪杀的对象。死者很多是用刺刀刺死的,有的是用极其野蛮的手段杀害的。由于恐惧慌忙逃跑的和一旦落后在大街小巷被巡逻队抓到的,不问是谁,都被杀害。”[5] 德丁不仅看到南京城内尸横马路和大街小巷的情景,而且还看到日军在国际安全区内的暴行。德丁继续写道:“难民区收容的中国兵大部分被集体枪杀了。肩膀有背负背包的痕迹,或者有其他记号说明他们曾经是当过兵的男人,挨家挨户地一个不漏地搜查,凡是可疑的人都被集中起来屠杀了。很多人在发现的现场就被杀死了,其中有与军人毫无关系的人,有伤兵和普通市民。15日记者在12小时中,就曾三次目击集体屠杀俘虏。”[6]

  面对日军的屠杀暴行,记者们的力量显得极其微弱。德丁经过南京俱乐部门前,看到那里一个穿着军装的中国兵躺在路边。他的下颚已经被枪弹打掉,他身体上的伤痕有的是被烧的,有的是被刀砍的,还在流血。他伸出手,期望德丁能把他带走。而德丁对此毫无办法,后来他回忆说:“我不知道能把他送到哪里,或者怎么办,我拿出五块钱放在他的手里,这当然对他毫无帮助,但我内心觉得应该为他做点什么,他还没有死。”[7]

  翌年的1月9日,《纽约时报》又用很大的篇幅,刊登了德丁12月22日发自上海的报道,题目是《南京日本侵略军处刑2万,日军集体大屠杀——包括普通市民在内死难者3万3千》。[8] 在此篇报道中,由于他已离开了南京和南京当时已与外界隔绝消息的缘故,德丁此时不可能了解到日军进一步在南京施暴的情况,他所估计的死难者数字明显偏少,但德丁进一步提出了“南京日本侵略军”、“日军集体大屠杀”和“包括普通市民在内死难者”这些定性和定论的词汇,仍成为今天后人研究南京大屠杀的专门用词。

  应当肯定,《纽约时报》及其记者德丁当年界定和使用“南京大屠杀”一词有着重要的价值。虽然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决书中引用“南京大屠杀”一词作为篇章题目,与南京审判日本战犯军事法庭在判决书中多次使用“南京大屠杀”作为判词,在界定被屠杀死难者的数量、屠杀的范围、涵盖的内容(前者仅指屠杀,后者包括烧、杀、淫、掠)等方面,都有着较大的差距,但前者是在惨案刚开始发生的过程中,后者是在惨案发生数年后调查的基础上,我们不能苛求德丁和《纽约时报》,相反更凸显出他们当年在报道用词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预见性,因为南京大屠杀不仅仅是指“数字”上的惨烈与震撼,更重要的是对日本法西斯军队泯灭人类良知和践踏文明,公然违反国际公理与准则,对俘虏和平民百姓,包括老人、妇女和儿童的戮害,是兽性扼杀人性、野蛮虐杀文明的暴行,而恰恰在这一点上,德丁和《纽约时报》在报道中,明白无误的指出日军对上述人群使用“极其野蛮的手段杀害”,作出了明确而肯定的回答。

  作者: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馆长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会 副会长 研究员

  2005年7月28日

  注释:

  [1]、[3]、《抗日战争研究》,1991年第2期。

  [2]、(德)《拉贝日记》,江苏人民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年8月版第179页

  [4]、[5]、[6]、《纽约时报》,1937年12月18日。

  [7]、《日本侵略研究》,1992年第8期。

  [8]、《纽约时报》,1938年1月9日。

(来源: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评论】【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料征集电话:(86)025-86612230 E-Mail:nj1213@vip.sina.com
联合制作:新浪网 龙虎网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