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
 
中日韩三国纪念馆纪念日中体现的八·一五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14日19:00

  朱成山

  非常乐意接受大会的安排,让我有机会发表一点意见。

  首先我感到大会安排讨论“中日韩三国纪念馆/纪念日中体现的八·一五”是非常有特点,很有意义的命题;其次,我本人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已经工作了13年,有一些感触,有一些困惑,也有一些想法;另外,刚才我听了韩国汉城大学郑根植教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的李宗远主任,以及日本八户工业大学高野邦夫教授的发言,很受启发。我想说三点意见:

  一、对中日韩三位先生的发言作一简单的评价。

  三位先生一是分别向我们介绍中日韩三国纪念馆是如何展示八·一五的。如韩国郑根植教授主要介绍了韩国几座纪念馆的建立及展览的构成与变化;中国李宗远主任主要介绍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有关展览情况;日本高野邦夫教授主要介绍日本靖国神社和护国神社问题。二是分别向我们介绍了中日韩三国对八·一五纪念日及其纪念活动。如日本的八·一五战败日,韩国的八·一五光复日、中国的九·三抗战胜利纪念日。

  通过他们的介绍,我们大概可以了解中日韩三国有关八·一五纪念的轮廓和概况,通过比较,也看到了三国之间的确存在着局限性、差异和不足。比如韩国纪念馆的情况,过去本人除看了韩国西大门独立纪念馆外,其他不了解,知之不多,本人一直是个遗憾。郑根植教授关于韩国对八·一五的典型集体性记忆,指出这种集体性记忆是通过纪念的对象与主体、纪念的内容与形式再现出来,并具体通过纪念日、纪念空间和纪念仪式而表现出来,这种论述是很深刻的。特别是关于韩国独立的记忆如何转变为民主化的记忆?以及东亚和平的记忆?这些论述是有一定深度的。

  李宗远主任提出中国对八·一五历史记忆模糊的问题,强调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民众对抗战胜利纪念日的逐渐淡化,呼吁加强历史记忆的重要性,对此我也深有同感。

  高野教授关于靖国神社和护国神社的历史、特异性和违宪公式参拜问题,中国人民最为敏感、最为关注、也最为愤怒。虽然我过去对靖国神社、护国神社有一些了解,但今天听了高野先生发言,印象更加深刻。据我了解,在金泽县护国神社内,2000年新建的大东亚圣战纪念碑,这是新世纪在日本土地上长出的怪物,是日本保守势力顽固坚持侵略史观的典型一例。当然,近年来,日本加害历史展示的博物馆和纪念馆也逐渐多起来,能否请高野先生介绍日本如何重视加害历史的展示?为何日本靖国神社、护国神社与政治右倾化有关?

  结合三位先生的发言,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1、三国纪念馆对补充学校历史教育是一个重要的渠道,对市民特别是青少年不忘八·一五历史有所帮助和启迪;2、三国纪念馆虽然都对八·一五作了些展示,但从总体上看,对八·一五的历史展示比较薄弱,三国之间对历史认识差异性也在各纪念馆展览中体现出来。3、三国纪念馆名称不同,纪念的内容和形式不一样,同样体现在不同的历史认知和价值观上。

  二、谈一点中国抗战胜利纪念日的问题。

  中国民众为何淡忘国家法定的9月3日抗战胜利纪念日而没有忘记八·一五?在中国,与中国人民抗战胜利有关的有三个日子,三种时间概念:8月15日,象征性纪念日;9月3日,国家法定胜利纪念日;9月9日,中国战区投降典礼,抗战中军队胜利。中国抗战胜利纪念日为何不定在8月15日,而在1951年8月13日政务院规定9月3日为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主要是因为日本天皇于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后,在中国战场上中国人民仍然和日军作斗争,而直至9月2日日本代表重光葵在东京湾密苏里号战舰上向美国、中国等国代表签署投降书后,9月3日,中国各大城市宣布抗战胜利。并于9月9日,在南京举行了侵华日军中国战区投降典礼。因此,在中国,抗战的胜利日并不是定在8月15日,不是以天皇宣布投降为界线,而是以签订投降书为界线,这是中国人传统的“重书证”的结果。但是,多年来,绝大多数中国人仍然象征性地把八·一五当作中国抗战胜利纪念日,而淡忘9月3日法定纪念日,这个日子,与日本的八·一五战败日、韩国的八·一五光复日、朝鲜的八·一五解放日相一致。

  三、向各位介绍一下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与八·一五。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建成于1985年8月15日,当时选择这个日子,据说是为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40周年。为何没有选定法定的9月3日抗战胜利纪念日,而选择在八·一五正式开馆,主要是为了顺应民间习惯。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如何开展纪念八·一五活动?每年的8月15日,我们都要与日本友人、韩国友人等举行和平集会和学术研讨会,也举办过几次抗议日本政要参拜靖国神社活动,以此纪念八·一五。这项活动从1985年建馆开始的,已经连续坚持18年。为什么要举行八·一五纪念活动,目的就是不忘抗战史,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再过几天,又要到“八·一五”,我准备8月13日赶回南京,举办4项活动以纪念“八·一五”,其中最为重要的活动就是和日本铭心会、日本神户南京心连心会、长崎纪念南京大屠杀遇难者60周年联络会等日本友人一起,于8月15日中午12时,举行第19次南京国际和平集会,通过像这样有意义的纪念活动,促进历史认知和民族和解,促进东亚乃至世界和平。我们将在今后持续开展下去,欢迎日韩朋友们的参与和支持。

  四、说一点改进关于八·一五的内容陈列和设想。

  明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无论是北京卢沟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还是南京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还是中国其他城市的抗战系列博物馆、纪念馆,正准备重新改造,调整充实展览内容和形式,我觉得有关八·一五的陈列内容要予以强化,主要有几点:

  1、切忌展览内容的简单化、一般化。不要仅仅用几张有关八·一五的历史照片和简单地几行文字说明,重点要发掘“八·一五”的深刻内涵和历史意义。

  2、用和平的眼光来审视历史,推出历史的展览。展示历史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历史而展示历史,还是展示历史是为了现在和将来?当然是后者。展示历史一定要对观众作一些引导,克服狭隘的民族主义,弘扬和平精神。我认为在东亚,目前民族主义情绪比较激烈,因而把历史问题提升到和平的层次来展示显得十分重要。我想今后在这方面做些尝试和努力。

  3、拓宽展览内容的视角。展览的受众不拘泥本国民众,要有国际视野。不仅仅要从中国人的角度,也可从韩国、新加坡等东亚各受害国民众的角度,也可以从日本人的角度进行反战和平等诸问题的思考,这样展览内容很宽泛,教育面很大,相信可以吸引和教育更多的观众。

(来源:《南京国际和平研究》总第3期)
 【评论】【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料征集电话:(86)025-86612230 E-Mail:nj1213@vip.sina.com
联合制作:新浪网 龙虎网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