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
 
首页 > 史料征集 > 幸存者 > 正文页
南京市民1937年记录流亡日记曝光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12日10:27
南京市民1937年记录流亡日记曝光
由吴先斌收藏的《流亡日记》目前在民间抗战史料馆展出

  今年是南京大屠杀70周年,日军屠刀下侥幸生还的幸存者们和亲眼目睹日军暴行的外国传教士们备受关注。然而,当年从南京“跑反”到西部避难的普通市民,却很少有人提及。一本《流亡日记》揭开了真相。

  1937年的冬天,侵华日军的战机在南京上空盘旋呼啸,眼看家园不保,不少南京市民收拾行囊,离开祖祖辈辈生活的家乡,往桂林、成都方向逃难,一路上颠沛流离,受尽苦难,当时南京的一名小学老师周廉臣记下了“跑反”时的点滴感受。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连红说,这本《流亡日记》填补了研究方面的空白,其史料价值不亚于《拉贝日记》或者《魏特琳日记》。

  沦陷前所见市民个个面带愁容

  周廉臣,时年32岁,曾任小西湖小学老师。这本日记记载,1937年11月26日,周廉臣就开始了他的流亡生涯,在跑反之前,他和弟弟计划先赶回镇江看望父母。

  由于当时汽车交通已经断绝,周廉臣兄弟俩只能从南京步行出发,经淳化、句容等地。路上的情景十分萧条悲凉。“经中华东门,仅有半扉可通行人,并拉夫做工。市内交通除少数军用汽车及少数军用人力车外,别无所有。市民个个面带愁色。沿城一带各户已满驻军队,少数小店铺仍继续营业。大有朝不保夕之慨。”

  回家的路上也是惊险重重,“至西塘庄北,遥闻炮声起于东南角上,片刻即见黑烟一片,由地上升,盖系炮弹落地开花也,相去估计最多不过十余里耳,亦已险矣。途中遇逃难者牵牛携物均向东走。”

  逃亡到江西时痛闻南京沦陷

  为了躲避即将到来的战火,当年12月2日,周廉臣与家人挤上一列火车,离开了南京。车至芜湖,等了七八天才得以登上一艘军用船。

  船顺着长江逆流而上。12月11日,周廉臣所乘坐的小船到达江西省湖口县以北,在湖口县城登岸,他在报上看到一则消息:敌寇已由湖熟淳化镇、高桥山侵入南京,光华通济山外占领空军总站。周廉臣看了十分悲愤,写道“料大势已去。南京恐将不保矣。另悉南昌时遭敌机空袭,死伤相继。惨哉!”

  12月13日,周廉臣一行别九江西上,经富池与田家镇,当地的地形十分险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周感慨道:“目睹我锦缎山河行将被倭寇铁骑横逞,可慨也夫。”

  从汉口到长沙,从长沙到湘潭,从湘潭到衡阳,一路颠沛流离。从周廉臣的字里行间看出,他们一路上仍然忐忑不安,既要躲避“伤病滋事”,又要忍受出门在外的艰难。

  日记后摘抄新闻见证日军暴行

  在日记的后面,还有周廉臣一路上从报上摘抄的新闻、抗日歌曲以及口号、抗日漫画等等。他将这些内容题名为“倭寇兽行录之卧薪尝胆耻复此仇”。

  其中有关于日军在镇江屠杀的内容。

  中央社南昌十六日电讯:敌军侵入镇江时,据外人目睹,敌人之种种暴行。该地房屋被毁殆尽,断壁残砾,满目凄凉。该地民众除有一部分入山匿避外,其余均被残杀。尸首狼藉,血流成渠。演成空前之惨剧云。镇江为本县县城,睹此消息后,痛泣在胸,热血为之沸腾。非复斯仇,誓不休也!

  在其摘抄的新闻中,还有侵华日军在南京犯下的累累罪行,题名为“劫后之南京惨状”。

  中央社香港二十二日南京讯:自本年一月一日起,南京日军侮辱美旅事共有十五次之多。每次皆系侵入美国教会,以武力掳去中国少女。美德侨民之财产损失最大。日军除抢劫外并将房屋焚毁。英人财产损失尚小,仅英商赖安仁公司被抢,公司内所有存货均被劫尽。南京被日军占领迄今已达三十九日,但仍有许多地方大火尚在焚烧中。恐怖之时期仍未度过,所有商业区均成废墟。除野犬纷出觅食外,绝无人迹。现除难民区外,全城已成空城。

  这本《流亡日记》已经过去了整整70年,纸张早已泛黄变脆,然而上面的蝇头小楷依然清晰如昨。如今,民间抗战史料馆的吴先斌先生通过多方努力得到这本《流亡日记》,珍藏在馆中,供市民前来参观。吴先斌说:“虽然日记中没有轰轰烈烈或者震撼人心的大事,但这记录了普通市民平凡的,最真实的经历,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快报记者 解璐

(来源:现代快报)
 【评论】【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料征集电话:(86)025-86612230 E-Mail:nj1213@vip.sina.com
联合制作:新浪网 龙虎网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