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
 
《拉贝日记》记载恐怖地狱中爱的花园(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31日18:47
《拉贝日记》记载恐怖地狱中爱的花园(图)
广州路小粉桥1号

  他在自己2100多页的战时日记里,记录下当年侵华日军在南京所犯下的滔天罪行;他在日军制造的恐怖地狱里,展开了正义与邪恶、人性与兽性的较量。他,就是约翰·拉贝(JohnH.D.Rabe,1882~1950)!他凭着自己的一颗爱心,使自己在广州路小粉桥1号的住宅成为当年“恐怖地狱”里“爱的花园”。

  拉贝生于德国汉堡,1908年来到中国,先后在北京、天津、南京等地经商。上世纪三十年代,他担任德国西门子公司驻南京办事处经理,以小粉桥1号为自己的办公室和住宅。拉贝和家人在中国生活了将近30年,他的子女和外孙女均出生在中国,与中国人民结下了亲密友谊。1937年,日军攻占南京期间,拉贝利用其特殊的身份,和金陵大学、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教授、医生、商人等共同发起建立“南京安全区”,并担任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他与一些朋友四处奔走呼号,奋不顾身地抗议和尽其所能阻止侵华日军对中国人民疯狂施暴。他们设立的南京安全区为大约25万中国平民提供了暂时栖身避难场所,他在自己的住宅和小花园里,也收留、保护了600多名中国难民。

  小粉桥1号,建于1934年,原是金陵大学农学院院长谢家声两处房产的一处,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这是一座美丽的西式砖木结构的楼房,粉墙黑瓦,花园中绿草如茵,花木成行。初迁至这里的7年,拉贝生活幸福而安详。然而到了1937年8月,日军的飞机开始对南京狂轰滥炸。小粉桥1号院子里修了一个结实的防空洞,认识和不认识拉贝的居民都来躲避空袭。在敌机的呼啸声中,拉贝表现出令人敬佩的绅士风度。他坚持让抱着婴儿的妇女们优先,其次是抱着较大孩子的妇女,最后才是男人,而他本人常常只能留在外面。拉贝用德文、中文和英文写了一张醒目的大海报:《致我的客人们和本洋行成员的通知》,贴在防空洞口,申明如有违反妇婴优先规划的,将不得再使用防空洞。

  根据《拉贝日记》的记载,12月13日,南京城沦陷。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随即拉开了序幕。成群的中国人涌向安全区内设置的25个难民收容所,小粉桥1号便是其中之一。然而,以爱心铸就的“花园”挡不住野兽的侵袭,日本兵多次偷偷翻墙而入,拉贝总是挺身而出,一次次对着枪口,喝退日本士兵。1938年的新年,小粉桥1号的难民们在院子里排着整齐的队伍向拉贝三鞠躬,献给他一块大红绸布,上面写着:您是几十万人的活菩萨。难民们用这种朴素的语言来表达他们对拉贝救命之恩的感激。

  1938年4月,拉贝回到了德国。他回国后,连续发表演讲,向人们展示日军暴行日记和有关暴行影片、照片,揭露日军在南京的罪恶行径,为此遭到德国法西斯的迫害。二次大战结束后,拉贝的生活变得相当凄惨。南京人民得知拉贝的悲惨遭遇后,纷纷伸出援助之手,为他寄钱寄物,使拉贝晚年在精神上得到了极大安慰。

  是的,南京人民永远不会忘记这位国际友人。位于小粉桥1号的拉贝故居,时刻提醒着热爱和平的人们,在南京曾经有过的一段暗无天日的历史。莎莎 明明

(来源:扬子晚报)
 【评论】【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料征集电话:(86)025-86612230 E-Mail:nj1213@vip.sina.com
联合制作:新浪网 龙虎网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