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三七年十一月十九日——十二月十三日) 淞沪战场施行全线撤退侯,日军上海派遣军和第十军同时向吴(苏州)福(山)线与乍(浦)嘉(善)线突进。一九三七年十一月十九日我军吴福线既设阵地和乍嘉线先后失守。 十一月十九日 △ 蒋介石任命唐生智为南京卫戍司令长官,刘兴为副司令长官。 △ 苏州、嘉兴失守。 十一月二十日 △ 我军主力部队由苏州退入江阴无锡一带。 △ 国民政府发布迁都重庆宣言。 △ 蒋介石调第二十三集团军刘湘部五个师(第一四四、一四五、一四六、一四七、一四八师)、两个独立旅(独立第十三、十四旅)集结广德、泗安、安吉间,以为策应。自即日起先后向该地运动。 △ 我军主力由苏州推入江阴无锡一带。 十一月二十一日 △ 日军第十军之第六、十八、一一四师团和国崎支队向吴兴(湖州)推进。 十一月二十二日 △ 日军猛攻江阴炮台。 △ 日军华中方面军向本国大本营呈报:“为了使事态迅速解决,乘现在敌人的劣势,必须攻占南京。”同日,来自第十军的报告也有同样意见。 △ 宋希濂率第三十六师残部抵达南京。 △ 日机空袭南京。警报解除后,蒋介石夫妇同乘汽车巡视全城。 十一月二十三日 △ 蒋介石到常州,召集前方将领训话。 △ 从广东赶赴前线的第八十三军(欠第一五四师)即日到达无锡,担任掩护主力撤退任务。 △ 日军第十六、十三、九师团以主力向无锡推进,二十三日起向无锡东面我军阵地猛攻。 十一月二十四日 △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发表布告,任命唐生智卫南京卫戍司令长官。(唐已于二十日视事) 十一月二十五日 △ 沿太湖南岸西进之敌人以第一一四师团主力进攻长兴;以一部进攻宜兴;以第十八师团主力在湖州附近集结,依次向我守军阵地进攻。 △ 无锡失守。 十一月二十六日 △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对日作战大本营发布南京卫戍部队战斗序列。 十一月二十七日 △ 南京卫戍司令长官唐生智在中央文化协会召开中外记者招待会上表示,“愿与南京共存亡”。 △ 日军第十三师团兵分两路向江阴猛攻,守军第一一二师和第一〇三师及江阴要塞守备部队顽强抵抗。 △ 俞济时率第七十四军残部退至南京东郊,被编入南京卫戍军战斗序列。 十一月二十八日 △ 蒋介石指示南京战略,盼能固守两周以上。 十一月二十九日 △ 蒋介石率唐生智、罗卓英、周斓、桂永清、孙元良以及江宁要塞司令邵百昌等,到紫金山、雨花台、狮子山等地视察南京复廊阵地。随行的还有顾祝同、胡宗南、钱大钧。 △ 沿太湖南岸西进之日军已经抵广德前郊。广德、泗安守军先后向宁国、太平方向转移。 △ 日军侵占宜兴。 十一月三十日 △ 我军在南京城东七十五公里处完成弧形防御线,起自镇江经丹阳、金坛、溧阳而至兰溪。 △ 日军占领广德,守军第一四五师师长饶国华殉国。 △ 侵占广德之日军第十八师团未追击守军直趋芜湖;第六师团和第一一四师团北上,形成围攻南京的态势。 十二月一日 △ 江阴失守。日舰在江阴被我击伤击沉七艘。守军一部沿沪宁路西撤,另一部北渡长江。 △ 日军大本营下达华中方面军战斗序列令(由华中方面军、上海派遣军、第十军组成);方面军司令官未松井石根。同时又令:“华中方面军司令官须与海军协同,攻占敌国首都南京。” 十二月二日 △ 德国驻华大使陶德曼抵达南京。 △ 第八十三军(欠第一五四师)在武进一带完成掩护主力撤退任务后,退集镇江附近。 △ 日军第九、十六师团占领丹阳、金坛,是日续向南京推进。 △ 日军侵占溧阳。 十二月三日 △ 第七十一军调赴龙潭,以一部继续留驻镇江,参加守城战。 △ 日军第十军主力于今日开始行动,以一部从芜湖方面进入南京背后,以主力进入溧水附近。上海派遣军于今日以第十六师团沿句容——汤山——南京公路地区,以第九师团沿天王寺——淳化镇——南京公路,均向南京攻击;山谷支队以攻占镇江为目的,沿常州——丹阳——镇江公路向镇江攻击;第十三师团一部也于四日沿江阴——常州——奔牛镇——孟河城——镇江公路向镇江附近推进。 十二月四日 △ 第二军团徐源泉部(辖第四十一师、四十八师)奉命从湖北开赴南京,其先头部队第四十一师一部今日抵达浦口,即进入栖霞、龙潭一线阵地。 △ 我第一线、第二线部队进入阵地完毕。 △ 蒋介石由林园官邸搬移至清凉山林蔚别墅暂住。 十二月五日 △ 第六十六军前进部队在句容栗子里附近与敌接触。 △ 第五十一师与窜入湖熟之日军接触。 △ 日军第十六师团追击队于今日突破句容附近守军阵地。第九师团一部进入南京第一线阵地淳化镇附近。 十二月六日 △ 罗卓英任南京卫戍副司令长官。 △ 南京市区实行戒严,划定以新街口为起点至山西路止,中山路以西为难民区。 △ 第八十七师一部奉命向南京转进归还建制,阻击任务由江阴西撤之第一〇三师接受。 △ 句容失守。 十二月七日 △ 临晨五时四十分,蒋介石乘机飞离南京。 △ 国民政府宣布南京为交战区。 △ 南京警备部队在军火库、飞机库、汽油库及工厂实行有系统的破坏,各军事要点的房屋也开始焚毁。 △ 第四十八师抵宁,当即开赴南京北郊杨坊山、乌龙山一线布防。 十二月八日 △ 拂晓始,日军三路兵力同时发起对南京的正面进攻,至晚上进入南京附近郊区,东北面到达栖霞山、东面到达大胡山、南面到达汤山和淳化镇、西南面到达秣陵关和江宁镇。 △ 晚,南京卫戍司令长官部下令守军退守复廊阵地,其部署如下: 右侧部队固守板桥镇大山之线;第七十四军固守牛首山一带据点至河定桥之线;第八十八师固守雨花台;第八十七师固守河定桥至孩子里之线,右与第八十八师及第五十一师左与教导总队联系;教导总队固守紫金山;第二军团固守杨坊山,乌龙山之线及乌龙山要塞;第三十六师固守红山、幕府山一带;第六十六军至大水关附近集结待命;第八十三军之第一五六师及第三十六师之一团在青龙山、龙王山一线掩护撤退;在镇江之第一〇三师、第一一二师残部向南京急进。 △ 运输司令部向江北转移。 △ 夜、唐生智公馆被炸。次日将部分卫戍司令长官部人员迁至铁道部。唐生智与罗卓英、刘兴、周斓率少数幕僚继续留驻唐公馆,凭电话指挥。 十二月九日 △ 晨一时许,日军一部以坦克车为前导,由淳化镇与东山间的土路向南京近郊猛攻,由于守军占领复廊未稳,高桥门失守,日军复占领七桥瓮,向光华门紧逼。上午光华门被突破,通济门亦遭猛攻。守军教导总队谢承瑞团和第八十七师一部里外夹击,将大校场之敌击退,盘踞通光营房内及城门洞内之少数日军则始终顽抗。 △ 牛首山阵地被突破后,第五十八师伤亡严重。至晚,该部向水西门附近集结。 △ 第四十一师与围攻栖霞山之敌展开要点争夺战,三进三退,伤亡严重。该师于当日退出栖霞山,向和尚桥东西之线第四十八师阵地转移。 △ 日军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致牒唐生智投降书,劝(限)其十日午前交出南京城。 △ 南京卫戍司令长官部发布命令,要求各守备部队“应与阵地共存亡”,同时派第三十六师担任沿江警戒,禁止任何部队渡江。 十二月十日 △ 唐生智拒复松井石根通牒,并令炮兵开炮予以回答。同时长官部令城内部队构筑工事,准备巷战。 △ 光华门战事再次白热化。卫戍司令长官部调第一五六师和宪兵一部增援光华门;以第一五九师控制明故宫附近,策应第一五六师;以新由镇江撤退回京之第一〇三师担任中山门城垣守备,归桂永清指挥。至日暮,光华门守军将城门洞内之敌焚毙,并歼灭通光营房之敌。 △ 教导总队在紫金山以东地区作战,至今日退守第二峰。 十二月十一日 △ 日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向南京城外部队下达总攻命令,以主力一面向紫金山、雨花台攻击,同时以一部攻占杨坊山和银孔山,并以一部由大胜关渡江至江心洲向我第七十四军右侧背攻击。 △ 日军连日攻光华门不下,方以主力转向雨花台方面。雨花台右翼阵地被突破,中华门城门亦被敌炮击毁,有少数敌军突入,但被歼灭。夜,长官部下令第八十八师缩短阵线固守城外主要阵地,右与第七十四军左与第八十七师联系,其城垣防务(除中华门雨花台附近外)由第一五六师及第七十四军分担。 △ 因银孔山失守,第二军团与城内联系中断,午后战况不明。 △ 中午,顾祝同用电话向唐生智转达蒋介石的撤退命令。 △ 当晚十一时,卫戍司令长官部接到蒋介石下达的撤退命令:如情势不能久持,可相机撤退以图整理而期反攻。 △ 镇江、当涂失守。 十二月十二日 △ 自复廊战以来,南京各城门均受到压迫。中午起,中华门、中山门、雨花门、水西门、安德门、光华门等先后被突破。 △ 下午五时许,南京卫戍司令长官部召集守城将领开会,宣布撤退命令,决定以大部突围,一部渡江撤退,要求各部本晚开始行动,并对具体时间、路线作了详细规定。(由于情况异常混乱,突围撤退命令无法下达,除少数部队突围外,大部涌至江边。) △ 晚九时许,唐生智、罗卓英、刘兴等卫戍司令长官部人员在煤炭港乘轮渡江北撤。 十二月十三日 △ 日军侵占南京。至此,开始了持续三个月的大屠杀——南京大屠杀。 选自:《南京保卫战——原国民党将领抗日战争亲历记》中国文史出版社 | ||
(来源:《南京保卫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