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
 
拉贝,是我老妻的恩人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1月06日18:27

  昨日,本报“新闻110”接到南京读者郝中咸老人的来信,老先生笔迹颤抖,写下标题为《拉贝,是我老妻的恩人》的长信,回忆老妻当年在小粉桥一号拉贝故居避难时得到的关照。接信后,“新闻110”采访了郝老先生,他告诉记者,“新闻110”连续对拉贝故居进行了报道,两位老人勾起往事,无限感慨,这段家史是首次向媒体披露。

  “1937年冬,日寇侵华南京沦陷前,南京山西路以南、中山路以西、汉中路以北区域

  划为安全区(即难民区),四周插以白底红圈中有红十字的方形旗帜,安全区委员会推举德国西门子洋行驻南京负责人拉贝为主任,并动员市民入区避难。至11月,战事日紧,城内居民除少数恋家者外,皆纷纷涌向难民区,我也随母住进宁海路25号,老妻时年19岁,也随全家住到小粉桥拉贝居住地围墙西侧的民房中,与拉贝住地仅一墙之隔,围墙只有一人多高。

  11月下旬,南京陷落,日寇大举入城,在难民区外大肆奸淫掠杀,烧毁民房、惨无人道,令人发指。此时,安全区也非绝对安全,一日老妻住房附近遭日军骚扰,老妻父兄连夜送女眷翻越围墙进入拉贝住地避难,当时尚无塑料布,仅用木棍支撑单被护体。天亮后,拉贝发现并未驱逐,反叫翻译找来硬纸板予以遮垫,远近难民发现这一避难宝地后,纷纷将家中妇孺送来。仅一两日,避难妇孺即近百人。先到者倚靠主房及围墙内侧搭窝,后来者则席地坐卧,好在饮食皆由家人送来,无须举炊,节省空间不少,即使如此,除围墙东南隅大门及走道外,已挤满避难妇孺。直到1938年南京治安维持会成立,秩序稍好,才相继撤出。

  婚后,老妻告诉我,她们是在紧急情况下无奈翻墙进入拉贝住地,不想此地竟成为难民区里的小难民区。谈起拉贝,老妻回忆说,大家不知道他叫拉贝,都称他为爱得培先生,他对院内避难的妇孺非常关爱,从不发火,但对敌人则不然。有一次一个身佩刺刀的日本兵翻墙进入院中,众人大惊,告知拉贝,他迅即携翻译出来,对该日本兵大加斥责。日本兵唯唯认错,欲走大门出去,拉贝不允,责令他仍从围墙爬出!老妻等难民在小粉桥一号避难期间,除得到大力庇护外,还经常得到他赠给的大米等食物,孩童们更常得到他给予的食品。老妻说:‘我邓玉玲今生永远不会忘记爱得培(即拉贝)这位大恩人!’

  不久拉贝归国,二战后,他处境非常艰难,南京市参议会还给他寄去食品和现金,以感念他对南京人的庇护之情。”

  郝中咸老人今年84岁,老妻邓玉玲也是85岁高龄,郝老先生告诉记者,对于拉贝这位有恩于南京人民的国际友人,今日见他的故居竟如此荒凉冷落,未免令人寒心,建议南京市政府有关部门关注此事,对拉贝故居予以修整清理,设置“拉贝故居”牌匾,以便人民瞻仰怀念。李婉莉 杨晓梅

(来源:扬子晚报)
 【评论】【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料征集电话:(86)025-86612230 E-Mail:nj1213@vip.sina.com
联合制作:新浪网 龙虎网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