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戴袁支 “这次到日本,我要通过讲述自己少年时代的亲身经历,向日本人表述南京农民希望维护和平、反对战争的愿望。”明天启程访日的南京老农苏国宝,今天在家中对本报记者说。 苏国宝是南京市江宁区汤山社区湖山村关心下一代协会和老年协会负责人,今年80虚岁,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见证人。大屠杀期间,湖山遇难村民(包括在外遇难、外地人在该村遇难的)有60多人,其中有苏的弟弟、二外公和义姑父,苏的全家曾沦为难民。 说到此行他为何要讲述那段历史时,他说,纪念30万同胞在大屠杀中遇难69周年的时候,回顾悲剧是为了避免悲剧重演,讲战争的残酷是为了说明和平的珍贵。“和平年代出生的人不太熟悉那段历史,要把真实的历史告诉中日两国的青年人。只有了解历史,才能以史为鉴。” 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前夕,苏国宝等在村里建立了“以史为鉴”纪念碑,镌刻了遇难者姓名,成为当地一处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苏国宝说,69年前因为日军入侵,湖山成了战场。新中国建立后,湖山是一个和平安宁的村庄。经历过战争的人,更觉得和平的宝贵。我们要制止战争因素,维护现在的和平。有和平,才能一心奔小康。只要日本承认历史,认真反省,我们可以向前看,还是那两句老话:“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南京人还有句老话:‘邻居好,赛金宝’。”他说,“湖山农民赞成‘与邻为善、以邻为伴’。我们希望世界和平、和谐,希望永远不打仗,世代享太平。” 苏国宝说,他相信,只要平等互惠,不妨碍生态环境,如有日本企业来汤山和湖山投资,村民们一定像欢迎其他外商一样欢迎他们。“不要误会,我根本没有招商任务,只是举个例子表达农民的想法。”他介绍说,一家中日合资企业自备的运石列车就经过湖山,这段距离纪念碑不远的铁路至今畅通。这足以说明南京农民,是拥护改革开放,遵守法制,顾全大局的,是理性和有心胸的。 苏老精神矍铄,身板硬朗。据了解,上世纪50年代初他就参加农村各种社会活动,并自学成才,近年还能给传媒写稿。如今他仍关心时政,在农村社区常见他活跃的身影,在村民中很有威信,他的熟人不乏大学教授和国际友人。今年,他在湖山两次接待了来自日本的和平友好人士,给来访的日本青年讲述本村的那段痛史,并进城会见过日军大屠杀期间帮助过他的国际友人的亲属。 据悉,此次苏国宝是应日本一些现任、原任参议员、众议员以及教员、律师和华侨等的邀请赴日的,他将分别在京都、大阪、神户、名古屋、东京等城市的证言集会上作9场演讲。 本报南京12月4日电 | ||
(来源:中国青年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