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
 
重新审视日本在华进行的化学战争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8月13日15:19

  最近,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发生了一起侵华日军遗弃在华的化学武器(毒剂)泄漏导致多人受伤事故。事故发生在工地施工时从地下挖出5个金属桶,其中一个不慎被当场挖破,桶内的化学毒剂芥子气溅出并渗入土中,造成化学毒剂污染。我国要求日本对这次事故造成的损失承担应有的责任和义务。

  一、何谓化学武器,何谓芥子气

  人类利用有毒的化学物质由来已久。远古时期,人们为了生存,曾使用烟火将野兽从深穴岩洞中熏出,以猎取为食。在战争中用来杀伤人员、牲畜、毁坏植物等的各种有毒的化学物质都称为毒剂。装有毒剂(或称化学战剂)的炮弹、航弹、火箭弹、导弹弹头、手榴弹、地雷、飞机布洒器及其他容器等,统称为化学武器。在历史的长河中,化学武器被多次使用。

  芥子气是化学毒剂的一种。化学毒剂按毒害作用分类可分为(1)神经性毒剂,主要有沙林、梭曼、VX等;(2)糜烂性毒剂,主要有芥子气、路易氏气;(3)全身中毒性毒剂,主要有氢氰酸、氯化氰;(4)失能性毒剂,主要有BZ;(5)窒息性毒剂,主要有光气等;(6)刺激性毒剂,主要有CS、苯氯乙酮、亚当氏气、CR等。由于芥子气能导致溃烂,故芥子气属于糜烂性毒剂。

  芥子气的学名为“二氯二乙硫醚”。纯芥子气为无色有微弱大蒜气味的油状液体,工业品为黄色、棕色至深褐色,含杂质越多颜色越深。芥子气的纯度越高气味越小。芥子气难溶于水,但易溶于四氯化碳、乙醚、氯仿、汽油、煤油、乙醇等物质中。芥子气对皮肤有较强的渗透性,其液滴3~5分钟就渗入皮肤,15~20分钟可被皮肤完全吸收。芥子气还能溶解橡胶,因此,用橡胶布制作的防毒衣对于芥子气来说使用时间十分有限。芥子气主要以液滴经皮肤吸收杀伤人员,也能以气、雾经呼吸道和皮肤吸收杀伤人员。芥子气对人体的作用是多方面的,能引起皮肤、眼睛、呼吸道及消化道损伤,并能通过上述途径引起全身中毒。芥子气对人造成伤害的实质是破坏组织细胞使之坏死、溃烂。

  二、侵华日军在中国广泛使用了化学武器,并遗留了大量化学弹药和化学毒剂

  1937年日本制造“7.7”卢沟桥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日军在侵华战争中曾长期地和大量地使用了化学武器。

  日军入侵初期就使用了化学武器,主要为催泪性毒剂。1938年是日军向中国进攻最疯狂的一年,有名的台儿庄会战就发生在这一年。这一年日军广泛使用化学武器,据不完全统计,日军共使用了255次。日军施放毒剂通常用炮弹射击,顺风时,可吹3~4公里。中毒者眼睛流泪,打喷嚏、脸红肿、头昏、呼吸不畅以及全身无力。由于日军使用化学武器取得了预期的效果,便进入无所顾忌的广泛使用化学武器的新阶段。1940年,在历史上有名的历时3个半月的“百团大战”中,据战报中记载,日军用毒量较大的计20多次。仅我军129师统计,中毒者达488人。此役我军缴获日军的毒剂炮弹57发、毒剂筒2059个,防毒面具1051具。1941年日军使用芥子气等多种毒气弹对付我抗日军民。例如,1941年10月8日到12日,日军使用山炮、野炮、迫击炮等向我抗日军队发射刺激性毒剂弹1500发,芥子气和路易氏气糜烂性毒剂弹1000多发,还有飞机36架次投掷毒剂弹300多发。据不完全统计,在八年抗战期间,日军共用毒1312次,我中毒军民人数达3.3万人次,使我国遭受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

  在日本侵华期间,侵华日军在中国遗留了大量化学弹药和化学战剂。截至1996年底,已在中国11个省的36个市、县发现了化学弹和化学毒剂。还有一些是未被发现的,这次挖出的5桶芥子气毒剂就是这类情况。中国政府自1990年开始向日本政府就此问题提出交涉。1991年,日本报纸首次承认日军在中国的东北和华北留下了化学武器,日本政府还派遣了由专家组成的实地考察团,在吉林省敦化市近郊和河北省石家庄市近郊等地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证实这些毒气炮弹都是日军撤退时留已腐烂,不少毒液外泄,污染了土壤和水质。石家庄市郊蒿城发现的毒气炮弹是光气弹。经中、日政府间多次谈判、专家磋商和现场调查,日方不否认此类化学毒剂系前日军遗留,对由此给中国人民造成的痛苦和伤害表示深刻反省和道歉,并承诺根据中日联合声明、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原则和精神解决日本遗留在华的化学武器问题,并按《禁止化学武器公约》的规定认真履行遗留国〔日本〕负责销毁遗留化学武器的义务。

  三、芥子气毒剂的使用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世界规模的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化学战,也是世界战争史上首次大规模地使用化学武器作战。

  1917年,德军开始在战场使用芥子气炮弹(代号“黄十字”)。芥子气毒剂的出现使化学武器达到一个新水平。这年的7月12日,德军用火炮首次向英军发射大量“黄十字”炮弹。英军多数士兵没有感到明显的嗅味,也没有看出颜色,所以未引起注意,也未采取任何防护措施。但两小时后,遭袭击的人开始出现眼结膜炎、皮肤红肿、咳嗽等症状。接着皮肤上出现水泡。这次化学战导致英军2143人中毒,其中86人死亡。8月初英军又连遭德军发射的100万发“黄十字”弹的攻击,英军损失惨重——中毒14726人,死亡500人。当时人们将这种毒剂称之为“毒气之王”。

  四、中国要求日本对此次毒气泄漏事故负责是合情合法的

  1948年联合国常规军备委员会将化学武器定义为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一种。化学武器在近代战争中曾一再被大量使用,为此国际社会不断寻求全面禁止化学武器。日内瓦裁军谈判会议(CD)经过约17年的艰苦谈判,终于在1992年达成了《禁止化学武器公约》,并于1997年4月29日生效。公约由序言、24条正文和3个附件组成。

  《禁止化学武器公约》建立了“遗留化学武器制度”,日军遗华的化学武器就属于这一范畴。这一公约规定,在他国遗留过化学武器的缔约国应承担销毁其遗留化学武器的义务;遗留国和领土国应分别对其遗留和发现的此类化学武器的情况(包括地点、类型、数量、目前状况等)作出宣布;公约组织可根据宣布情况进行必要的核查;在领土国不能辨明其来源的情况下,公约组织可协助其辨明;对于来源不明的遗留化学武器和遗留国不是缔约国,领土国可请求公约组织协助销毁。公约还规定,在公约生效后10年内发现的遗留化学武器应在此10年内销毁,此后发现的应尽快予以销毁。这次发现的日本遗留在华的化学毒剂理应由日本全面负责,包括赔偿受害人的损失。(邹云华 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

(来源:中国网)
 【评论】【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料征集电话:(86)025-86612230 E-Mail:nj1213@vip.sina.com
联合制作:新浪网 龙虎网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